互联网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每年都有新的热点。在移动互联网、O2O、大数据、AI的风头逐渐淡去的2019年,企业服务和产业互联网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到。尤其是曾经2C领域中的龙头腾讯也高举大旗要全面拥抱2B服务,让企业服务俨然成为新的风口。但事实上,不管是一线的BAT,还是其他大大小小的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商,中国互联网公司在2B领域的发展至少已经有20年的历程了,可为什么至今仍然没有一家巨头级的2B公司在中国诞生呢?

笔者不才,做过几年2B的SaaS的产品,对这个领域里可能会碰到的一些坑,有一些经验和各位分享。

  • 客户市场成熟度不够

目前整个中国的企业数量大概在40万家左右,其中中小企业的占比高达97.5%,而小型企业又占到中小企业的85.9%。单从数量上来看,可以说小型企业仍然是我国企业用户的绝对主体。这些企业用户的日常管理,更多是依赖管理者的个人能力和自己工作中摸索出来的经验。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本身的管理水平是非常低下的,非常多的企业就连最基础的EMAIL的使用能力和使用习惯都没有。在这样一个低水平的市场,要想让咱们的企业客户能够接受SaaS这种复杂的管理工具,难度可想而知。

SaaS这个模式其实最早也是从欧美那边传过来的,欧美管理软件诞生的第一步就是当企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人们发现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管理者的管理半径并不能做到无限的扩大,因此会出现管不过来了的情况。所以一些相应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论方面的研究开始应运而生,同时,配套的企业管理软件也开始发展起来。有了企业管理软件以后,更好的加强了管理体系的应用。使用管理软件之后,企业的业务数据进入系统存档,信息化为企业的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格局,所以这个管理软件市场才成立,但是其实它本质没有变,就是人力管理结构的延伸。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很多西方留学回来的朋友看到管理软件不错,就想引进到中国来,但是无奈市场基础实在是太薄弱了,只有国有大中型企业才能达到需要使用管理软件的企业规模和管理水平。所以最早的这些管理软件都是进入这些大型的企业。

对于中国这些以小型外贸加工为主的小微企业来说,提升效率,节约成本这些理念太过先进和太过于“大”了。对他们来说,可能如何获得更多的客户和订单,如何活下去才是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当一个企业主没有经历过专业的训练,对如何实现企业更好的获利,他缺乏一套成熟的企业管理的方法论来指导企业的管理,此时如果给他提供管理工具,事实上企业主也并不能按照设计者理想的方式去用好它。

 

  • 产品难以标准化

2B的产品和2C产品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需求的差异性远超想象。2C的产品,大众的需求是趋同的,产品经理自己就是用户,很容易带入同理心去理解用户。而2B的产品,每一家客户企业的业务各异,每家客户都可能存在自己的特殊业务场景,需求的个性化程度极高。典型的问题包括:

  • 不同的行业,需求差异巨大:汽车行业和教育行业,同样需要销售和营销,但参与的角色和业务流程完全不同;汽车行业会有专门的营销
  • 相同的行业,不同规模的公司,需求深度差异巨大:例如,房产中介行业对房源和客源的管理,单个门店规模的公司,只需要用纸笔记录就行了;稍大一点的公司,可能需要引入Excel来管理多个门店的房客源;到了跨区域的大型公司,就必须用到系统来进行分店、分区域的管理;而到了跨城市的集团公司,在系统中还需要引入复杂的权限配置以应对不同城市的不同管理要求。
  • 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业务流程的差异巨大:例如对员工工作任务的质检,在初创公司,更多是依靠团队的管理者来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检核;在高速发展期的公司,可能会建立专门的质检团队来进行抽样质检;而当公司成立多年进入成熟期之后,甚至可能引入AI等方式来进行自动化的质检。
  • 甚至在同一个公司,不同角色的用户,也会拥有差异巨大的需求。管理者希望强管控,监管员工的所有业务动作,对业绩可量化衡量;而员工希望简化业务动作,少监管;财务希望报销尽量少,所以报销流程尽可能复杂麻烦;而员工希望这种流程越简单越好。

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非常考验产品经理的决策思考。在面对这样一个高度复杂的用户群体时,想用一套标准产品去满足用户,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尤其是跨行业的产品。因为你要做到抽象程度足够高,抽取更多客户的共性需求,才能适用于尽可能多的客户,而随着业务的深入,个性化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所以共性需求一定是那些普适性的浅层次的需求,因此,标准化的产品,意味着在业务层面没法做到足够深。

 

  • 低耦合高复用与易用性的矛盾

看了上面的问题,有人也许会说了,针对多样化的需求,我们可以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啊,把业务解耦,再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以及灵活的配置项来进行组合,不就解决了吗?的确,市面上几乎所有2B的SaaS以及非SaaS产品都是这么做的,这也的确能解决很多客户的问题。但同时,高度的灵活性也就带来了产品复杂度的指数级上升,要想用上新产品,首先得做一系列的功能权限配置,常见的包括需要开通的功能设置、组织架构设置、角色权限设置、工作流设置、审批流设置……等等等等(甚至有些公司会专门设立一支实施团队,来帮助客户进行产品的初始化),配置完成之后,在执行业务动作时,也需要在若干个模块间来回跳转,在A模块录入数据,在B模块审核,再到C模块查看数据分析。如果产品设计时没有完整审视整个业务流,或者干脆是几个不同的人分头设计不同的模块,不可避免的就会带来各个模块之间的割裂感,导致客户上手使用体验不流畅。

 

  • 产品销售高度依赖地推,销售倒逼产品研发

欧美的SaaS产品,普遍采取的是轻销售,重线上的路线,提供高大上的官网,完整的产品套餐及服务对象介绍,便捷的线上支付,友好的帮助中心支持,让客户在线上就可以完成大部分的订购操作。

但这一套目前在中国看上去还是行不通。我们的SaaS产品虽然也能照葫芦画瓢做出类似的官网,但正如前文所述,咱们目前的客户水平和欧美的客户不可同日而语,他们更希望的不是这种自助式的服务,而是更加传统的销售讲解产品的销售方式。为什么?因为他们自己并不具备理解产品卖点,以及结合产品能力应用到自身业务中去的能力。即便是有销售上门为他们介绍了产品,也许当时表示听懂了,但在真正产品实施落地之后的使用过程中,依然会有大把你永远想象不到的用法出现。销售为了搞定这些老板们签单,往往会做出一些过度的承诺,而销售对产品本身的理解程度是深还是浅会决定了他对客户需求的把握是否准确,客户提的到底是不是自己真正的主动选择和对产品的主动诉求。客户嘴上说要什么,销售就承诺了给什么,并以做不到就无法签单为由倒逼产品团队去实现这样的需求,这时候如果产品经理不深入思考就照做,往往会导致虽然短期内能满足这个客户的需求,但产品的架构越来越臃肿冗余,反而带来产品易用性的降低。

 

  • 单点突破的方法不适用

2C的产品讲究单点突破,抓住一个用户痛点,把产品做到极致,就可以迅速的获得用户的高速增长。典型的例子就是360安全卫士,在产品诞生之初,仅仅依靠“卸载流氓插件”这个功能就获得了海量的用户。但是在这一点上2B是完全不一样的,2B通常是需要解决客户的业务问题,而客户的业务通常是一个冗长的链条,其中包含N个环节,每个环节可能涉及多个部门的多个角色,要想使得整个业务流程的完整链条效率得到提高,2C的单点突破思维就不适用了,因为单个节点的改动,有可能会影响到前后左右各个关联节点的变化,有时候一个节点的流程简化,反而会使得下一个节点的工作量额外增加,从而导致整个链条的效率降低。这样的情况是客户不希望看到的,极易使得客户失去对产品的信任。

因此,2B的SaaS产品设计,更加重要的是系统性思维,要求产品经理能够对整个业务链条有完整的思考,业务链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整个链条上有哪些参与者,每个参与者的目标是什么,业务流程中各个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是什么,如何避免关联模块的额外成本增加,如何平衡多个节点之间的影响,达到整体高效的结果。

 

说了这么多坑,下面也简单谈谈我理解的一些对策:

  • 对于不够成熟的市场和客户,很多时候我们还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教育市场的工作。我们不光是要提供系统管理的工具给企业,还要把配套的管理方法教授给管理者,让管理者能够理解工具和流程背后的意义,否则无法最大化SaaS服务的价值。
  • 标准化的产品难以满足深度的业务需求,那么对于2B的SaaS企业来说,建立强大的API开放能力就是一条绕不开的路。如果你是做行业解决方案的,一套标准产品加上完善的API开放平台,让客户能够在你标准产品的基础上,基于API去进行个性化需求的定制开发;如果是一些跨行业的通用业务型的平台产品,比较理想的模式是PaaS+ISV这种形态,即平台提供基础的业务能力,通过基础的业务能力先吸引来足够多高活跃度、高付费意愿的客户,这些客户能够为平台吸引来有开发实力的ISV,愿意基于平台的API去开发第三方的应用,甚至是开发垂直行业的解决方案。可能只有以上这两种方式才会是最能够解决企业实际需求的打法。大家熟知的阿里钉钉,他的打法就偏向于后一种,目前看来客户反馈还不错。
  • 模块化设计的思路是对的,但在模块化思路的基础之上,产品经理还要有业务流的思维,能够在设计产品时基于业务流程去思考和设计模块之间的组合和流转,让用户在执行业务时不感到割裂。在具体的产品功能里,也可以提供一些行业里最佳实践的模板,让客户能够基于这些模板稍作改动即可快速开展业务。对于标准化产品的设计,能够基于客户的分层,去总结几套相对比较通用的业务流程,并基于这套业务流程,结合自身产品的特性,挑选合适的产品模块,组合成几套针对几类客户的标准套餐,降低客户的上手难度。
  • 产品经理要锻炼自身的解决方案能力。“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产品设计也是同理,如果你的产品设计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客户不够近。在2B产品的领域里,产品经理要能够充当半个售前的角色,能够沉到一线去和客户沟通,观察客户的业务动作,了解客户的业务模式和业务流程,从而去分析和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要具备分辨“需求”和“解决方案”的能力,客户往往会基于自己的需求提出一个他所期望的解决方案,如果产品经理不加分辨就予以执行,往往可能落地的结果并不好,因为客户并不理解咱们的产品架构,他提的解决方案只是拍脑袋想的点子,在灵活性上大概率是不能满足“低耦合、高复用”的要求的。所以产品经理一定要在理解业务的基础上充分的去分析和挖掘客户的真实需求,而在客户的真实需求的基础上,你要有高度的抽象能力,能够层层抽象,把客户的需求提炼成行业的需求,再从行业的需求,抽象提炼出通用的产品的需求,最终落实到标准化的产品里。
  • 锻炼系统性思维,除了前文提到的对业务的思考以外,还需要深入思考产品的商业价值,我们怎么样才能够给客户带来真正的利益,只有实实在在的利益更能打动客户。这就要求产品经理有理解并且重构商业场景的能力,能够理解客户需求背后的整体商业场景,然后再结合自己的产品去驱动人、信息、流程的整体优化配置,达到系统性改善客户业务流程的目的。如果再上升一个层面,产品经理能够认识到整个商业生态链中有哪些玩家,找到每一个玩家的商业价值在哪里,并从价值驱动的角度去思考构建行业解决方案,这样才能让生态链上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完善整体的商业生态建设。

 

虽然2B的领域里有这么多的坑,但同样也意味着巨大改进空间的存在。所以各位也不要灰心,产业互联网的大潮已经开启,无数的机会与挑战都在等待着我们,与君共勉。

 

在产品设计中,产品策略的运用是很考验功力的一件事。针对不同的用户、产品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硬件环境,都要采取不同的产品策略去应对。

新手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功能往上堆,也不管这个功能有没有人用,就觉得功能越多越好。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好吗?

举个例子:Twitter在2005年成立,最开始只有一个简单的功能,就是Tweet。没有转发,没有回复,没有评论,没有收藏。一切都是随着用户的不断增长,在用户真实使用过程中不断的研究反馈,根据用户的实用习惯,才逐步推出了Reply和Favorite功能。至于转发,更是到了2009年的新版中才得以出现,而且采用的是精心设计后的Retweet——同样的内容,不管你follow的人Retweet多少遍,你都只会看到一次。这和新浪微博的转发相比有天壤之别,非常有效的降低了信息冗余,尤其在热门事件爆发的时候,可以非常好的避免你被同一条热门推刷个一百遍;同时又很好的突出了原推的作者。

那么设想一下:这个功能如果在Twitter刚上线的时候就推出,会怎么样?结论是:时机不对,采用这样的产品策略将无法充分体现其优势。

上面提到过,Retweet的两大优点是一突出原作者,二降低信息冗余。假如在Twitter上线初期就推出,那时的用户群体并不够大,活跃度也比较有限,当时的产品策略应该是百花齐放让尽可能多的用户发出尽可能多的声音,而一旦采用Retweet,第一发声的人少了,转推的人会多(毕竟所有社区的通病都是20%的人创造80%的内容,其余大多数是潜水党);第二Retweet不创造新的信息,使得整个社区的内容产量少了,活跃度就显得并不高。因此,Retweet在Twitter初期推出就不是一个合适的产品策略。

(好吧,哥做财迷的时候就饭了这样的错误这种事我会随便乱说吗……)

对于社区类的产品来说,通常都会分为萌芽、井喷、平稳、没落这几个时期。那么在不同的时期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去采取相应的产品策略,才能推动社区更好的发展。

萌芽期——这个阶段社区的目标是积累核心用户,沉淀高质量的内容,创造优秀的社区氛围。那么此时的产品策略就应该围绕这些方面去展开,例如邀请制确保种子用户的质量,编辑介入帮助塑造内容并选择精华置顶,针对目标群体展开主题鲜明的讨论,让种子用户多发言并能够产生观点的碰撞等等。

井喷期——这个阶段社区的目标是求增长。那么此时的产品策略就应该围绕如何吸引新用户、增加发帖回帖量等方面去展开,例如附件回复可见(我知道这点很遭人唾弃但却是有效)、首页精华内容聚合、帖子分享引流、回帖可顶并高亮顶得多的回帖、增加第三方登录方式降低注册门槛等等。

平稳期——这个阶段社区的目标是保持稳定,不出乱子。那么此时的产品策略就要围绕净化社区内容、保住核心用户不流失等方面去展开,例如防灌水机制、广告关键字屏蔽机制、注册防机器人机制、人工删除恶意发帖机制、防挖坟机制、小黑屋机制等等。

没落期——这个阶段社区的目标就是挽回颓势求再发展或转型。那么此时的产品策略就应该围绕积极拥抱第三方、寻找新的增长点去站看,例如接入大的开放平台、内容共建、开辟新的频道等等。

你这个产品解决别人什么问题?
谁会用?
他为什么会用?
他是一个强需求还是弱需求?
他是强拉动还是弱拉动?
他给用户创造什么价值?

时刻提醒自己回答这六个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做好产品。

这篇本应在半年前完成的文章,拖到现在才完成,实在是惭愧。

 

————————————-拖延症重度患者的分割线————————————————-

 

财迷微博是鄙人在东财做得时间最长、倾注心血最多、也是最完整的一个产品。从提出构思到立项、产品设计、上线、运营、改版,前后经历了近两年的时间。期间经历了无数的波折、问题和障碍,有些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了解决,有些也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法挽回。整个过程中,学到很多,也收获很多经验和教训。是以为记。

 

萌芽

 

09年的6月,当时我刚刚成为一个开始被Twitter的魅力所吸引的用户,快速丰富的信息流,前所未见的信息扩散传播形式令我兴奋不已,同时也陷入了沉思:这么简单而又空前成功的一个产品,为什么在我国却没法风靡起来呢?彼时新浪微博尚未上线,而饭否等先行者运作了几年也一直不温不火。从表面上看,是因为信息监管的原因,微博这种形式对内容很难控制,由此带来的政治风险极大,因此我判断做综合类的微博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很难做大(当然,浪博后来的发展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这是后话)。但如果把微博应用到财经这个垂直领域,倒不失为一条蹊径,理由有三:

 

1.专注在财经证券这个行业,内容更加专业,也规避了政治风险。
2.当时新浪博客访问量排名前五的有四个是股票博客,并且都是做解盘直播的。证明用户需求量是很大的,而微博这种产品形态用来做直播,比博客要方便得多,不仅利于发布,更加利于跟踪,是个绝佳的替代产品。
3.从东财原有的王牌产品——股吧来看,散户对于个股信息的关注度很高,因为这是直接关系到自身利益的。但股吧中鱼龙混杂,垃圾信息过多。同时,他们对于各路民间高手的言论也是趋之若鹜,希望高手能够给自己指点迷津。但股吧只能对话题聚合,缺乏对用户关系的梳理。微博则正好能够提供互补的功能,并且“关注”这种单向的弱关系链尤其适合股民这样的群体:高手一呼百应,满足虚荣心名利心,也不用和陌生网友建立好友关系;而散户则可以关注在话题中随机出现的高手们,从此就可实时收到高手们最新的解盘点评,不必再费心从一大堆的垃圾贴中再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阅读质量也可获得成倍的提高。

 

基于以上几点主要的理由,我向公司提出了做财经微博的想法。但由于种种原因,项目被束之高阁。

 

一个月后,证星的赶牛微博上线。当时我心里一沉,心想不好,被竞争对手抢了先机;但同时也有几分欣喜,因为自己的想法获得了别人的赞同。

 

又过了半个月,新浪微博闪亮登场,从此一骑绝尘。

 

插几句题外话,浪博的成功,我认为是满足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天时——彼时恰逢国内严打社区,饭否嘀咕叽歪等一众先行者被有关部门关停,新浪没了对手;而同时,智能手机和3G网络的逐渐普及也推动了微博这个为移动终端而生的应用迅速发展。地利——微博两大核心媒体属性和名人效应,恰恰是新浪的强项,新浪以1.0的模式强推这个2.0的产品,充分实现了扬长避短。人和——不得不佩服新浪的执行力,倾全网之力强推微博,把深厚的内容运营功底发挥到极致,牢牢抓住了最有话语权的用户群体,从而就控制了更为大量的围观群众。从产品的角度讲,浪博并不比腾讯强,但其对用户内容需求的把握和运营能力则远超腾讯,这就是为什么两家市场份额差距如此之大的重要原因。

 

开工

回到财迷。在浪博运营半年之后,公司才正式立项做微博。当时全公司我估计知道微博是什么东西的人,不超过五个。于是开始构思、做设计。中间经历无数纠结和苦思,没有人协助,也没有人指点哪怕是质疑,完全就靠我自己去构建整个产品。那一个月从早到晚就沉浸在无尽的思索之中,甚至有过半夜睡到中途朦胧中想到一个feature赶紧爬起来用手机记录下的情况。确实是充满了激情。

 

设计、开发的过程不再赘述,由于立项之初的定位是“跟随策略”的产品,所以上头也并不是很重视,我也因此获得了空前的自主权。第一版的财迷做出来,和东财的产品风格迥异,走的是简洁路线,除了基本的信息流、关系链以外,没有做太多加法。

 

充满意外的上线

上线以后,各路领导们的意见突然纷至沓来,整个产品运营和改进计划被全盘打乱,加上技术架构设计得不合理,在铺开推广两周以后迅速遇到瓶颈,导致连续出现崩溃的情况。无奈之下只好撤了推广,开始漫长的重构。

 

这个阶段获得的收获和教训:

1.不同的产品阶段,要采取相对应的产品策略。过早或过迟都不适宜,甚至会起到反效果。

这里举两个例子,都是在设计阶段自鸣得意以为领先于浪博的功能,结果上线后效果很差:

一个是类似于Twitter中的list功能,可以对关注的人进行分组,也可以不关注人而是直接关注别人的分组。

我的想法:这个功能对于关注数过多的用户来说,可以方便的管理自己的关注对象,减少信息过载带来的困扰。而对于新用户来说,也可以通过关注别人的分组来迅速扩展自己的信息来源,更快上手。

现实却是:绝大部分的用户并不会使用此功能,觉得上手难度太大理解不了。而且绝大多数用户的关注数并不多,还没有达到需要分组梳理信息的地步。

第二个例子是转发:我把Twitter式的Retweet和浪博式的转发做了一个结合,当用户点击转发时会出现如下图的操作层:

若用户不添加评论直接转发,则自动按Retweet的形式转发,保留原作者的格式,只显示此微博被多少人转过。

若用户添加评论后转发,则按照浪博的形式转发。

我得意于此设计的地方在于:一沿用官方Retweet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信息冗余,避免热门微博反复出现带来的信息噪声;而是兼容了民间转发需要加入自己评论的需求,并且比市面上所有的客户端操作都省了一步,无需用户去判断改用哪种转发形式,只需自己决定是否加评论转发即可,判断的逻辑由后台完成了。

但残酷的现实是:用户会迷惑于同样的转发为何会产生不同的表现形式,更严重的是,由于Retweet形式的存在,使得早期本来就缺内容的情况下更显得微博数量稀少人气不足,用户上来没东西可看,恶性循环。

上面两个例子都是在不合时宜的产品阶段采取了不正确的产品策略所导致的不好效果。这两个功能都适用于用户基数较大、用户成熟度较高的阶段推出。Twitter也不是一上线就有这些功能的,而是在产品发展到足够庞大时,顺应大部分用户的需求推出的。包括浪博也是,前期根本没有分组,到上线半年后才开放。而Twitter更是在发展了四年之后才上线的官方Retweet功能。我自作聪明的把这俩功能做了小改进后在产品初级阶段就推出,而用户积累量和对信息梳理的需求还远没有达到那个点,所以效果自然好不了。

 

2.微博的产品形态并不复杂,但想要做好,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用户水平普遍偏低的国情下,必须在运营上狠下功夫。

前文也提到,浪博的成功,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运营的成功:不管是内容的运营还是关系链的建立和强化,各种手段都用到了极致。

而这一点我做得不够好,下手不够狠,而且受制于技术瓶颈,很多手段也不能再用。产品上线前三个月的黄金时间没抓住,后续再挽回就难了。

 

3.定位有偏差

最初结合东财既有产品的气质和人群,我决定还是延续草根路线,因为名人牌是浪博的强项,咱打不过他们。

但对于新用户比例极大的财迷来说,没有名人,新用户上来不知道该关注谁,也就没有信息源,直接导致上手困难,流失率很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一开始就设计了导入部分东财博客里直播解盘做得不错的博主,默认推荐给新用户;在注册完成后引导进行关注股票的操作,并打通了自选股账户数据,直接导入为关注的股票,通过推荐有共同关注股票的人来拓展新用户的信息源。

但这么做还是不够。一是名博有限,且知名度也有限,若是由名博主动去邀请粉丝来加入,短时间内效果很不错,但持续性不强,而且影响范围也有局限;二是有相同自选股的人很多,但发言的很少,所以虽然有关注,但依然缺信息源。

综上,在微博这种产品的初级阶段,名人效应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在用户量进入良性上升通道以后,才有可能转入草根路线。

 

4.产品规划和领导意见的不一致带来的灾难

早期产品无人问津,我天马行空恣意发挥,但上线后领导们的突然重视并且领导间意见的不一致直接导致了上线后的失控。所以,充分的向上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BOSS们可以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我作为产品负责人,必须清晰的把自己想实现的产品还原给BOSS看,把核心的要点提炼出来,至少在大方向上不能有大的分歧,否则后续绝对是灾难。

 

——————————————–重构分割线————————————————-

重构经历了漫长的讨论阶段,多方意见始终不统一,最后由大老板出面,拍板定了方向:和股吧整合,导入股吧内容。依旧走草根路线,弱化“人”的关系,股票就是我们的名人,用户关心的只是手上的个股,所以关注个股加入主时间线并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我曾极力反对此方案,多次试图说服领导,但人微言轻,也没法和大老板直接沟通。多方领导最后都同意了按大老板的想法,至此尘埃落定。

这次重构被当做2011年的“公司战略级项目”来做,但我心知肚明,这一改,将万劫不复。

微博的本质就是利用人的关系链,对信息进行梳理和传播的工具。它的革命性就在与没有了传统媒体的把关人来控制哪些信息可以为大众所接收,而是完全靠人们的群体判断自发的对信息进行筛选、过滤和放大,并且对于人群和信息的选择主动权在浏览者自己手上。

而股吧的做法是以话题为核心对信息进行的聚合,虽然也有人群对内容的筛选,但这个人群是不可控的,这也是为什么股吧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广告泛滥的原因。

把微博和股吧整合,表面上看是利用股吧的内容充实了微博,但实质上则是把财迷变成了一个单纯的RSS订阅器而已,信息量大,但无用。

财迷就像是我的亲儿子,由我一手打造,却被整容得面目全非。这是个失败的产品,但从失败中获取的经验,弥足珍贵。

本周和技术的几次讨论,让我认识到一个问题:过去我们经常会过多的考虑了最坏的情况,而导致在开发的过程中采取了相对中庸或者保守的做法,但却偏离了产品的初衷。这样是不对的。例如因为广告贴的过多,而延迟微博的展示,或是因为可能的网络不稳定,而采用更加复杂的流程来确保畅通。最坏的情况,是小概率事件,而因为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更改产品方案的正确路线,是不可取的。今后我们应该更坚持主要的、核心的需求和功能,不能过多的被负面因素所困扰,要把握好这个平衡的度。

 

就好比从上海去北京路途遥远,本来打算坐飞机去,但技术说飞机太贵,我们还是坐火车去吧,这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说飞机太贵,我们去南京吧,这就偏离方向了,是不可取的。

 

产品的核心需求永远要保证满足,解决的办法有多种,不管怎么变,只能变方法,而不能变方向。性能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但是性能问题不能成为产品改进的阻力。

最近听到“用户体验”这个词就有点倒胃口。作为一个产品设计人员,在听多了各类人士所指责的用户体验问题以后,难免对这个词会产生审美疲劳。在这个概念泛滥的年代,是个人都能扯几句“用户体验”,尤其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说,广大的人民群众都是咱们的用户,每个人都有资格说这个网站对我这个用户来说体验不好。表面上来看,似乎大家说得都对。但实际上呢?并不是那么回事。

举个简单的例子:hao123。在业内人士眼里,这么一个纯文字链的网站实在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甚至连美观都谈不上。用户体验?咱已经有收藏夹了,还要这个网站干嘛?没有体验。但是换个角度,对于广大菜鸟级的电脑用户来说,这个网站的用户体验实在是太好了!我想看的网站都在这里,只需一个点击即可查看,并且还有多种分类,查找相关网站非常方便。收藏夹?那是啥玩意?

再举个例子:白社会。刚上线的时候,的确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无论是简约的UI、精巧的交互设计、令人喷饭的文案、以及颇有创意的老板键设计,无不被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用户体验做得确实赞!可是呢?叫好不叫座,至今上线一年多了吧?不知道大家现在多久还会登录一次?登录以后主要上去干什么?是体验产品,还是真正的寻找在社区里的乐趣?

由此可以看出,用户体验,不是每个人口头的感受。用户体验,应该是针对你的目标用户的真实需求的满足程度

这里有两个要点:1.目标用户。2.真实需求。

什么是目标用户?常常会有同事陷入YY中,认为“用户会觉得”、“用户会需要”。诚然,作为经常使用咱们自己网站产品的人来说,我们可以算是“资深用户”的一员,但是并不能代表我们就是真正的用户。曾经无数次的接过用户来电,反映网站的功能不好用。而这些来电之中,70%的情况并不是网站真的出了问题,而是用户不会使用。因为从整个用户群来看,大部分的人在网络、电脑使用水平方面,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这一点从高达六成以上的IE6使用比例就可略见一斑。我曾经做过一个用户角色模型“东财er”:

“李建国,45岁,国企职工

上班清闲,电脑小白,能用鼠标解决的问题从来不敲键盘

不知浏览器为何物,上网全靠hao123和收藏夹

习惯被推荐,不爱DIY

八点半上首页看新闻,热爱大字体

九点一刻打开自选股,宁愿一遍遍的重新输入也不愿注册账户

整天泡股吧,匿名发帖很happy ”

这些人才是真正的目标用户。而作为资深网虫的我们,只是少数派而已。因此惯有的“白领用户”思路在本站并不适用,必须要更换为更为低端的“大爷大妈”思路。邀请好友,MSN不再是首选方式,QQ才是我们的用户最常用的IM工具。能点击解决的操作绝不适用键盘,快捷键神马的都是浮云。所有的功能键都要直接展示出来,凡是默认不显示的东西点击率至少下降一半,包括看起来很炫的“鼠标悬停显示菜单”、标签切换、下拉菜单等等都将被大妈们无视。能不注册使用的就不要注册。cookies这种玩意压根就没必要让大妈们知道。提示语很重要,但是也别全指望它,没有几个人有耐心会认认真真看完大段的使用提示,因此更直白的表述操作按钮或链接,有助于大妈们更快上手。

再来说说真实需求。对于股民来说,什么是他们最本质最直接的需求?赚钱,当然是赚钱。一切功能和形式都是浮云,只要能帮助他切切实实的在股市获利,那就是最好的用户体验。一句玩笑话:直接告诉他明天什么股票涨停,比什么机构研报、资金流分析都来得实在!当然,证监会是肯定不允许咱们这么干的。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尽可能的接近满足这一需求,例如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参考、更强大的筛选功能、更准确即时的数据、更直观的分析结果等等。因此,尽管本站多年来的网页美工做的惨不忍睹,页面内容繁杂无比,但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页面虽然不美观,但该有的数据都有,更新速度也够快;内容虽然多,但是门户嘛,少了用户还不满意。某次改版,我们为了照顾大爷大妈们眼神不好,把字体调大了一号,结果还有相当一部分用户来电质问:为何要把字体调大?这样信息量岂不是减少了?!

综上,既是要做到“老妪能解”的产品设计的缘由。

再多说几句有用的废话:我的理解,优秀的用户体验有五大要素:1.稳定;2.快速;3.高效;4.易懂;5.惊喜

1.稳定

稳定可用是一切的基础。BOSS一直跟我强调的一点就是:性能永远是第一位的。再强大的功能,如果无法使用、经常丢数据、不时报错都是让用户无法忍受的。想当年,MSN一度取得了迅猛的增长,并且在白领用户群中占据了巨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呢?长期没有像样的更新(每次更新都是改改界面,至于功能方面的改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经常性的掉线、丢消息,连最基本的稳定连接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即时通讯”呢?结果就是在国内市场和QQ的差距越来越大,目前连旺旺都已经后来居上了。

延伸到东财来看,数据、信息的稳定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为直接关系到用户的资金情况,稳定的数据更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假如有一天,自选股的数据停了,客服的电话必然会被打爆。因此,新的产品设计、功能改进固然重要,但是必须在保证性能稳定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一切影响性能的构想都要毫不犹豫的扼杀掉。

2.快速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里说的快速包括网页响应的速度和数据更新的速度两个方面。

早前曾经看过一篇分析文章中提到,用户所能忍受的页面加载完成时间的极限是8秒,超过8秒还没能加载出来,90%的人就会选择直接关闭这个网页。因此,网页的加载速度是越快越好。如果页面内容却是很多也都很重要,可以有选择性的优先加载最重要的内容。例如一个股票的行情页面,flash分时图的加载必然是要花费一点时间的,这时候就可以设定让行情数据优先加载,而图片则通过显示Loading图标的样式来提示用户稍候——这里也有一个要点:对于无法快速加载的内容,如果能够给出正在加载的信息反馈,可以有效延缓用户愿意等待的时间

而对于分秒必争的股票交易来说,数据更新的速度也是用户永恒的追求。差一秒可能就是差了成千上万的真金白银啊!在同质化强烈的网页上,看新浪和看我们的网页,可能提供的信息量差别不会太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哪边的更新速度快,就能获得更多用户的青睐。

3.高效

这个词其实是个高度浓缩的词,很多方面都可以包含在这个词里面。包括页面程序运行的高效、操作流程的高效、信息获取的高效等等。宗旨都是让用户能够更加便捷的满足需求。尽量少的使用键盘,鼠标操作也同样越少越好。

程序运行的高效,可以让用户更快速的收到反馈,增加流畅感。如果一个按钮在点击之后要过三五秒钟才返回结果,或是发表了一篇帖子后半天没有出现在列表页,都会给用户带来挫败感,这种情况多来几次,用户就流失了。

而操作流程的高效,则可以让用户通过更为简便的操作,更为直接的达到目的。例如:同样是添加自选股这个操作,一种是输入股票名称后出现下拉菜单智能匹配结果,点击菜单项即可添加成功;另一种是点击菜单项后自动将名称转化为代码,再点击“添加”按钮方可添加成功。显然是第一种的效率更高。乔布斯的“三次点击”理论虽然有点极端,但是也体现了其追求操作流程高效的理念,值得推崇。

信息获取的高效,包括搜索、个性化推荐、相关信息的展示、自动更新等等都属于这一类。目的是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的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典型例子是股票行情页:通过搜索可以直达个股行情页、股吧及相关资讯。将分时图和K线图同时展示,用户无需再点击进行切换,而数据的自动更新也省去了用户反复刷新的操作,个股新闻、财务数据等相关信息的展示则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参考。另外,Twitter和微博的风靡也正是满足了这一要素——高效快速的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4.易懂

就是之前很流行的“Don’t make me think”。借用一位同事的语录:“要说人话”。这是知易行难的一点,包括流程的设计、交互细节的把控、文字的运用等等需要处处留心。举个反例:常常可以看到“密码不匹配”、“验证码不合法”、“添加用户信息缓存失败”这类生硬的操作提示语。这种句子估计一般的编辑都得稍微想想才能明白是什么意思,更何况五六十岁的大爷大妈呢?密码错误就直白的说“密码错误”,用户名错误就直接说“用户名不存在”,越通俗越易懂。

同样的,在流程设计方面,有的时候不能拘泥于“逻辑顺序”。将复杂的逻辑判断在后台执行掉,在前台只提供用户明确的结果和反馈即可。一个产品要做到“开门见山”、“一目了然”,无需查看“帮助”即能让用户快速上手,这就是成功的设计。

5.惊喜

这一点是属于高一层次的要求了。在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基础上,一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微小创新,给用户带来的愉悦感可以为产品建立良好的口碑。例如Symbian系统的一款Twitter客户端Gravity,在论坛上享有“神软”的称号。它的发推功能设计得就非常巧妙,在客户端主界面上没有按钮,你只需直接打字即可触发输入框。作为高端用户相信会对这种设计情有独钟并大加赞赏,建立口碑传播。

当然,这种设计确实非常优秀,不过可能不太适合我们网站的低端用户。对于大爷大妈们来说,这么做并不如放一个“发布”按钮来得直白明了,便于理解和上手。

因此,再重复一遍上文:用户体验,应该是针对你的目标用户的真实需求的满足程度。要了解你的用户,也要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才能踏踏实实的做好用户体验的改进。

通行证,作为一个网站的基础服务,其目的有三: 1.帐号管理(注册帐号、编辑资料、找回密码) 2.身份认证,单点登录,一个账号全站通用。 3.用户数据中心,保存用户在网站各不同应用中的数据及资料。同时为各不同平台的应用提供数据调用接口。 这次做通行证系统的升级,主要也就是为了完善以上三点。另外还有一点目的就是优化注册表单——在精简表单项的同时,将操作和错误提示语修改得更为清晰明确。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不过依然有很多地方有待改进。

收获:

建立了跨平台的统一身份认证机制,新增了两种注册登录方式,为获得真实的用户数据打下了一个基础。同时,也完善了找回密码的机制,为提高账户的安全性做好了准备。

心得:

对于用户来说,通行证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应用,界面上应该越简单越好,不需要用户进行过多的思考和选择即可直接开始使用。至于复杂的逻辑判断,则放在后台进行处理。

教训:

1.跨平台、跨频道的项目合作,需要更多的、及时的沟通,每一步的进展都需要知会相关人员,否则极易产生卡壳事件,影响整体进度。

2.对于基础性的服务,必须要走在前面,否则会成为新开发应用的瓶颈。这次几个项目并行,就因为通行证没有升级完成,导致其他几个项目进度都受到严重影响。(当然,这也有历史遗留问题的原因。)

几个有意思的问题:

1.关于字段的命名,应尽量避免出现相近的名词。例如登录名、名字、用户名等就最好不要同时使用,否则用户很容易混淆。之前我的设计是把邮箱、手机、用户名这三个可用于登录的字段统一称为“登录名”,用户在这一文本框中输入任意一个已设置过的邮箱、手机或用户名均可进行登录。而同时还有一个“名字”字段(相当于昵称),后来在实践中发现,不少人把这个“名字”和“登录名”弄混了,结果就是死活登录不上。针对这个情况,我把“登录名”的名称改为了“帐号”,并在注册时强化了提示语,这样改过以后,就没有再出现混淆的情况。

2.关于表单的设计,之前也在Twitter上说过,当相邻两个页面的表单非常相像时,光凭文字来区分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样式、色彩、图标等的变化来体现其区别,否则一眼看上去很容易会误认为是同一个页面。网速快的话,甚至会以为页面没有跳转。因为文字是最不显眼的区别。当看到一个网页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整体形象,然后才会看到细节。这就好比“一起来找碴”的游戏,大家都知道要分辨姑娘手上戴的是手链还是手表是很费劲的,但如果一个是帅哥一个是美女那就很容易的区分了。


3.关于找回密码。 对于整个用户群来说,除了登录以外,“找回密码”大概是使用最频繁的一个服务了。老版的通行证仅有“回答密保问题后发送邮件”找回这一种方式,并且邮箱信息还都是没有校验过的,很多用户甚至并不填写邮箱。因此老用户常常是压根无法找回密码。

针对这一现状,我做了几点改进:一、新增邮箱和手机注册,新注册的邮箱和手机必须通过了校验才能正常登录。而校验过的邮箱和手机即可认为是真实有效的信息,由此建立了用户——账户——邮箱/手机之间的关联,这样就确保了用户能够通过真实的信息来找回密码。二、对于老用户,在登录后的页面给出提示,建议他们为了保障账户的安全,尽快去填写和绑定邮箱。三、提供了邮箱、手机、密保问题三种方式来找回密码,分别对应了三种不同注册方式的用户类型。

不过在实践中又发现了问题:最初的设计是直接给出三个选项:邮箱找回、手机找回和密保问题找回,用户选择其中一种,直接输入对应的邮箱名、手机号或用户名。此时用户名注册的用户若选择邮箱找回方式,直接输入一个邮箱,则会发现无法找回,因为老的邮箱并未通过验证。而有一部分用户是确实不记得自己的用户名,只记得填过邮箱,同理也有只记得填过手机的用户,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解决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把流程修改一下,第一步不是让用户选择找回方式,而是输入账号。首先确定用户想要找回的是哪个帐号,然后根据帐号去检索其已设定的密保措施,自动进行相应的找回流程。若已绑定邮箱则自动发送密码重设邮件,若已绑定手机则自动发送手机验证码,若已设定密保问题则自动显示该问题。假如用户三种都设置了呢?那就全列出来,任其选择一种。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减少用户思考“我应该选择哪种找回方式?”的过程,另一方面后台在进行匹配的时候也更加精准,可以直接对应到账号,而不像前一版的设计,需要去对未知是否已验证的信息字段进行判断。

有待优化的几点:

1.关于邮箱绑定的流程

目前是需要先填写邮箱信息,保存后,方能进行绑定。对于用户来说,两步操作有点费解。还得想办法精简。

2.关于账户安全的提示

目前仅有用户中心首页有一句提示语,而对于某些频道页登录后直接跳转回原页面的,安全提示就看不见。还需要增加一些有效又不扰民的提示语。

3.对于安全性

这次的升级,不仅是为了提高易用性,也是为了改善安全性。但这两点总是存在矛盾的,有时候为了安全性,就必须牺牲一部分易用性。如何平衡这两点,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尽量提高易用性,这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