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dropbox最新Beta版的桌面客户端正在测试一项从数码相机、手机、U盘等导入图片的功能,参加测试者最多可额外获得5GB的空间,目前活动持续时间未知如果以往dropbox官方举办的各种活动你都有参加的话,那么你的dropbox最大能达到25GB的空间!

 

活动说明

STEP 1dropbox官方论坛下载并安装1.3.1X Beta版的桌面客户端:Windows版|Mac版|Linux x86_64|Linux x86

STEP 2将数码相机、手机或U盘等存储设备连接到电脑,会弹出如下所示的菜单(注:windows用户必须启用“自动播放”功能),点击【Import pictures and videos】,然后Dropbox会在根目录下建立一个【Camera Uploads】的文件夹,手机相簿里的图片和视频会自动上传上传到此文件夹。第一次上传可以额外获得500MB的空间,另外上传的文件每超过500MB就奖励500MB的空间,最大到4.5GB。也就是说通过此方式只要上传不少于4.5GB的图片或视频就可以获得5GB空间了

注:在dropbox最新版的Android APP启用【camera upload】功能同样可以给dropbox扩容,扩容规则同上。这个功能估计很快iOS版的dropbox就会添加,因为AppStore已经有可以自动上传相簿的APP了:everpix

 

STEP 3 最后访问https://www.dropbox.com/events查看下总容量是否增加了。

还等什么!快去给你的dropbox扩容吧!

你这个产品解决别人什么问题?
谁会用?
他为什么会用?
他是一个强需求还是弱需求?
他是强拉动还是弱拉动?
他给用户创造什么价值?

时刻提醒自己回答这六个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做好产品。

这篇本应在半年前完成的文章,拖到现在才完成,实在是惭愧。

 

————————————-拖延症重度患者的分割线————————————————-

 

财迷微博是鄙人在东财做得时间最长、倾注心血最多、也是最完整的一个产品。从提出构思到立项、产品设计、上线、运营、改版,前后经历了近两年的时间。期间经历了无数的波折、问题和障碍,有些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了解决,有些也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法挽回。整个过程中,学到很多,也收获很多经验和教训。是以为记。

 

萌芽

 

09年的6月,当时我刚刚成为一个开始被Twitter的魅力所吸引的用户,快速丰富的信息流,前所未见的信息扩散传播形式令我兴奋不已,同时也陷入了沉思:这么简单而又空前成功的一个产品,为什么在我国却没法风靡起来呢?彼时新浪微博尚未上线,而饭否等先行者运作了几年也一直不温不火。从表面上看,是因为信息监管的原因,微博这种形式对内容很难控制,由此带来的政治风险极大,因此我判断做综合类的微博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很难做大(当然,浪博后来的发展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这是后话)。但如果把微博应用到财经这个垂直领域,倒不失为一条蹊径,理由有三:

 

1.专注在财经证券这个行业,内容更加专业,也规避了政治风险。
2.当时新浪博客访问量排名前五的有四个是股票博客,并且都是做解盘直播的。证明用户需求量是很大的,而微博这种产品形态用来做直播,比博客要方便得多,不仅利于发布,更加利于跟踪,是个绝佳的替代产品。
3.从东财原有的王牌产品——股吧来看,散户对于个股信息的关注度很高,因为这是直接关系到自身利益的。但股吧中鱼龙混杂,垃圾信息过多。同时,他们对于各路民间高手的言论也是趋之若鹜,希望高手能够给自己指点迷津。但股吧只能对话题聚合,缺乏对用户关系的梳理。微博则正好能够提供互补的功能,并且“关注”这种单向的弱关系链尤其适合股民这样的群体:高手一呼百应,满足虚荣心名利心,也不用和陌生网友建立好友关系;而散户则可以关注在话题中随机出现的高手们,从此就可实时收到高手们最新的解盘点评,不必再费心从一大堆的垃圾贴中再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阅读质量也可获得成倍的提高。

 

基于以上几点主要的理由,我向公司提出了做财经微博的想法。但由于种种原因,项目被束之高阁。

 

一个月后,证星的赶牛微博上线。当时我心里一沉,心想不好,被竞争对手抢了先机;但同时也有几分欣喜,因为自己的想法获得了别人的赞同。

 

又过了半个月,新浪微博闪亮登场,从此一骑绝尘。

 

插几句题外话,浪博的成功,我认为是满足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天时——彼时恰逢国内严打社区,饭否嘀咕叽歪等一众先行者被有关部门关停,新浪没了对手;而同时,智能手机和3G网络的逐渐普及也推动了微博这个为移动终端而生的应用迅速发展。地利——微博两大核心媒体属性和名人效应,恰恰是新浪的强项,新浪以1.0的模式强推这个2.0的产品,充分实现了扬长避短。人和——不得不佩服新浪的执行力,倾全网之力强推微博,把深厚的内容运营功底发挥到极致,牢牢抓住了最有话语权的用户群体,从而就控制了更为大量的围观群众。从产品的角度讲,浪博并不比腾讯强,但其对用户内容需求的把握和运营能力则远超腾讯,这就是为什么两家市场份额差距如此之大的重要原因。

 

开工

回到财迷。在浪博运营半年之后,公司才正式立项做微博。当时全公司我估计知道微博是什么东西的人,不超过五个。于是开始构思、做设计。中间经历无数纠结和苦思,没有人协助,也没有人指点哪怕是质疑,完全就靠我自己去构建整个产品。那一个月从早到晚就沉浸在无尽的思索之中,甚至有过半夜睡到中途朦胧中想到一个feature赶紧爬起来用手机记录下的情况。确实是充满了激情。

 

设计、开发的过程不再赘述,由于立项之初的定位是“跟随策略”的产品,所以上头也并不是很重视,我也因此获得了空前的自主权。第一版的财迷做出来,和东财的产品风格迥异,走的是简洁路线,除了基本的信息流、关系链以外,没有做太多加法。

 

充满意外的上线

上线以后,各路领导们的意见突然纷至沓来,整个产品运营和改进计划被全盘打乱,加上技术架构设计得不合理,在铺开推广两周以后迅速遇到瓶颈,导致连续出现崩溃的情况。无奈之下只好撤了推广,开始漫长的重构。

 

这个阶段获得的收获和教训:

1.不同的产品阶段,要采取相对应的产品策略。过早或过迟都不适宜,甚至会起到反效果。

这里举两个例子,都是在设计阶段自鸣得意以为领先于浪博的功能,结果上线后效果很差:

一个是类似于Twitter中的list功能,可以对关注的人进行分组,也可以不关注人而是直接关注别人的分组。

我的想法:这个功能对于关注数过多的用户来说,可以方便的管理自己的关注对象,减少信息过载带来的困扰。而对于新用户来说,也可以通过关注别人的分组来迅速扩展自己的信息来源,更快上手。

现实却是:绝大部分的用户并不会使用此功能,觉得上手难度太大理解不了。而且绝大多数用户的关注数并不多,还没有达到需要分组梳理信息的地步。

第二个例子是转发:我把Twitter式的Retweet和浪博式的转发做了一个结合,当用户点击转发时会出现如下图的操作层:

若用户不添加评论直接转发,则自动按Retweet的形式转发,保留原作者的格式,只显示此微博被多少人转过。

若用户添加评论后转发,则按照浪博的形式转发。

我得意于此设计的地方在于:一沿用官方Retweet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信息冗余,避免热门微博反复出现带来的信息噪声;而是兼容了民间转发需要加入自己评论的需求,并且比市面上所有的客户端操作都省了一步,无需用户去判断改用哪种转发形式,只需自己决定是否加评论转发即可,判断的逻辑由后台完成了。

但残酷的现实是:用户会迷惑于同样的转发为何会产生不同的表现形式,更严重的是,由于Retweet形式的存在,使得早期本来就缺内容的情况下更显得微博数量稀少人气不足,用户上来没东西可看,恶性循环。

上面两个例子都是在不合时宜的产品阶段采取了不正确的产品策略所导致的不好效果。这两个功能都适用于用户基数较大、用户成熟度较高的阶段推出。Twitter也不是一上线就有这些功能的,而是在产品发展到足够庞大时,顺应大部分用户的需求推出的。包括浪博也是,前期根本没有分组,到上线半年后才开放。而Twitter更是在发展了四年之后才上线的官方Retweet功能。我自作聪明的把这俩功能做了小改进后在产品初级阶段就推出,而用户积累量和对信息梳理的需求还远没有达到那个点,所以效果自然好不了。

 

2.微博的产品形态并不复杂,但想要做好,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用户水平普遍偏低的国情下,必须在运营上狠下功夫。

前文也提到,浪博的成功,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运营的成功:不管是内容的运营还是关系链的建立和强化,各种手段都用到了极致。

而这一点我做得不够好,下手不够狠,而且受制于技术瓶颈,很多手段也不能再用。产品上线前三个月的黄金时间没抓住,后续再挽回就难了。

 

3.定位有偏差

最初结合东财既有产品的气质和人群,我决定还是延续草根路线,因为名人牌是浪博的强项,咱打不过他们。

但对于新用户比例极大的财迷来说,没有名人,新用户上来不知道该关注谁,也就没有信息源,直接导致上手困难,流失率很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一开始就设计了导入部分东财博客里直播解盘做得不错的博主,默认推荐给新用户;在注册完成后引导进行关注股票的操作,并打通了自选股账户数据,直接导入为关注的股票,通过推荐有共同关注股票的人来拓展新用户的信息源。

但这么做还是不够。一是名博有限,且知名度也有限,若是由名博主动去邀请粉丝来加入,短时间内效果很不错,但持续性不强,而且影响范围也有局限;二是有相同自选股的人很多,但发言的很少,所以虽然有关注,但依然缺信息源。

综上,在微博这种产品的初级阶段,名人效应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在用户量进入良性上升通道以后,才有可能转入草根路线。

 

4.产品规划和领导意见的不一致带来的灾难

早期产品无人问津,我天马行空恣意发挥,但上线后领导们的突然重视并且领导间意见的不一致直接导致了上线后的失控。所以,充分的向上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BOSS们可以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我作为产品负责人,必须清晰的把自己想实现的产品还原给BOSS看,把核心的要点提炼出来,至少在大方向上不能有大的分歧,否则后续绝对是灾难。

 

——————————————–重构分割线————————————————-

重构经历了漫长的讨论阶段,多方意见始终不统一,最后由大老板出面,拍板定了方向:和股吧整合,导入股吧内容。依旧走草根路线,弱化“人”的关系,股票就是我们的名人,用户关心的只是手上的个股,所以关注个股加入主时间线并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我曾极力反对此方案,多次试图说服领导,但人微言轻,也没法和大老板直接沟通。多方领导最后都同意了按大老板的想法,至此尘埃落定。

这次重构被当做2011年的“公司战略级项目”来做,但我心知肚明,这一改,将万劫不复。

微博的本质就是利用人的关系链,对信息进行梳理和传播的工具。它的革命性就在与没有了传统媒体的把关人来控制哪些信息可以为大众所接收,而是完全靠人们的群体判断自发的对信息进行筛选、过滤和放大,并且对于人群和信息的选择主动权在浏览者自己手上。

而股吧的做法是以话题为核心对信息进行的聚合,虽然也有人群对内容的筛选,但这个人群是不可控的,这也是为什么股吧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广告泛滥的原因。

把微博和股吧整合,表面上看是利用股吧的内容充实了微博,但实质上则是把财迷变成了一个单纯的RSS订阅器而已,信息量大,但无用。

财迷就像是我的亲儿子,由我一手打造,却被整容得面目全非。这是个失败的产品,但从失败中获取的经验,弥足珍贵。

本周和技术的几次讨论,让我认识到一个问题:过去我们经常会过多的考虑了最坏的情况,而导致在开发的过程中采取了相对中庸或者保守的做法,但却偏离了产品的初衷。这样是不对的。例如因为广告贴的过多,而延迟微博的展示,或是因为可能的网络不稳定,而采用更加复杂的流程来确保畅通。最坏的情况,是小概率事件,而因为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更改产品方案的正确路线,是不可取的。今后我们应该更坚持主要的、核心的需求和功能,不能过多的被负面因素所困扰,要把握好这个平衡的度。

 

就好比从上海去北京路途遥远,本来打算坐飞机去,但技术说飞机太贵,我们还是坐火车去吧,这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说飞机太贵,我们去南京吧,这就偏离方向了,是不可取的。

 

产品的核心需求永远要保证满足,解决的办法有多种,不管怎么变,只能变方法,而不能变方向。性能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但是性能问题不能成为产品改进的阻力。

我来解释一下,什么是玩家体验流程。玩家体验流程其实就是玩家从广告也好、朋友推荐也好,进入游戏、体验游戏的整个过程。这里面包含我经常在公司里说的:注册进入游戏之后,3秒钟、3分钟和3个小时。

3秒钟:进入游戏的第一视觉印象,在这三秒钟的时间里,很多玩家就已经决定放弃了这个游戏,因为他可能根本就不喜欢游戏的调调。

3分钟:简单的操作和互动关系的体现;游戏类型的明确、主打卖点的呈现。具体解释一下主打卖点:游戏是有宣传的,宣传的内容要与游戏内容有所呼应,这就好比一个游戏打广告:妹妹扭姿作态说哥哥我们一起来爽吧!但一进入游戏根本没有美女的影子。玩家很快就会认为自己上当受骗,放弃游戏。

3个小时:游戏各功能及内容的呈现。

今天看到这段话,深有同感。其实不光是游戏,网站产品也同样如此。如何在这三个时间段留住用户,是非常考验产品设计实力的。3秒钟是看UI设计是否符合用户喜好,3分钟则是直观展示产品的核心吸引力,做好这两步,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只有实现了前两步,在后面的3小时里才有体现产品细节方面的用户体验是否优秀的机会。

因此,内功固然重要,面子工程也同样重要。

当然关键的关键,还在于那3分钟。开门见山的展示产品的核心价值,是最为重要的。

Twimbow是一款仍在内测中的Twitter网页客户端,近期试用了几个月,感觉很不错,目前已经取代Hootsuite成为我在PC上主要使用的客户端了。强烈推荐大家使用。


Twimbow有以下几大优点:


1.多栏显示,可以同时展示不同的Timeline,这一点对于TweetdeckHootsuite的用户来说应该非常熟悉了。

Twimbow 主页总览

主页的左中右三个分栏分别是Personal Buzz、Home Buzz和Search,Personal Buzz算是最有特色的一个功能,下面会提到。Home Buzz就是你的主Timeline了,当然这里也可以选择切换至某个list,只需点击左上角的三条杠图标即可。右侧是我不太常用的Search Timeline,对于经常关注话题的推友可能有帮助。


2.整合的Personal Buzz,把所有和你相关的Tweet整合到一起(包括DM、@、RT、Fav等等),并用不同颜色标识,非常方便查阅。

个人信息的集合Personal Buzz

最上面一栏的图标标识了不同信息的颜色,如蓝色——我发出的Tweet,绿色——@我的等等,一目了然,我就不一一解释了。点击单个图标还可以设置显示/隐藏相应类型的Tweet


3.DM、@等提示醒目,不仅是数字和颜色标识,新版还增加了桌面提醒,几乎和软件客户端无异了。


4.同时支持官方Retweet和民间RT,对于各种使用习惯的用户可以各取所需。

操作菜单

(点击Tweet下方的四个小点就可展开操作菜单,quote就是民间RT)


5.可设置Monitor,方便跟踪list、话题、或是某些你想特别关注的人。

Monitor有单独的页面展示

只需点击主页上的那个M图标即可快速设置为Monitor,如图:

添加Monitor

6.支持自动更新(这个好像已经是客户端标配了哈)。


7.另外,还支持给Tweet文本添加各种花花绿绿的自定义颜色,或许MM们会好这口儿……


另外,还有些常规功能例如自带缩短链接自动预览图片可插入音频等等就不详细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研究研究。对了,Twimbow只需登录时通过Twitter的Oauth认证一次,之后即可免翻墙访问了。


目前Twimbow仍需要现有用户通过私信发送邀请码的方式才能使用,本人尚有五枚邀请多余,有兴趣的推友可以在推上@liangbing 索取,如果你还没fo我的话,记得先fo我,否则无法发送DM。

 

【2011-3-15更新】邀请码已送光,等待CEO给中文推友附送的十枚邀请码中……

【2011-3-16更新】一早多了5枚邀请,瞬间发光。看样子后续还会有……

最近听到“用户体验”这个词就有点倒胃口。作为一个产品设计人员,在听多了各类人士所指责的用户体验问题以后,难免对这个词会产生审美疲劳。在这个概念泛滥的年代,是个人都能扯几句“用户体验”,尤其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说,广大的人民群众都是咱们的用户,每个人都有资格说这个网站对我这个用户来说体验不好。表面上来看,似乎大家说得都对。但实际上呢?并不是那么回事。

举个简单的例子:hao123。在业内人士眼里,这么一个纯文字链的网站实在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甚至连美观都谈不上。用户体验?咱已经有收藏夹了,还要这个网站干嘛?没有体验。但是换个角度,对于广大菜鸟级的电脑用户来说,这个网站的用户体验实在是太好了!我想看的网站都在这里,只需一个点击即可查看,并且还有多种分类,查找相关网站非常方便。收藏夹?那是啥玩意?

再举个例子:白社会。刚上线的时候,的确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无论是简约的UI、精巧的交互设计、令人喷饭的文案、以及颇有创意的老板键设计,无不被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用户体验做得确实赞!可是呢?叫好不叫座,至今上线一年多了吧?不知道大家现在多久还会登录一次?登录以后主要上去干什么?是体验产品,还是真正的寻找在社区里的乐趣?

由此可以看出,用户体验,不是每个人口头的感受。用户体验,应该是针对你的目标用户的真实需求的满足程度

这里有两个要点:1.目标用户。2.真实需求。

什么是目标用户?常常会有同事陷入YY中,认为“用户会觉得”、“用户会需要”。诚然,作为经常使用咱们自己网站产品的人来说,我们可以算是“资深用户”的一员,但是并不能代表我们就是真正的用户。曾经无数次的接过用户来电,反映网站的功能不好用。而这些来电之中,70%的情况并不是网站真的出了问题,而是用户不会使用。因为从整个用户群来看,大部分的人在网络、电脑使用水平方面,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这一点从高达六成以上的IE6使用比例就可略见一斑。我曾经做过一个用户角色模型“东财er”:

“李建国,45岁,国企职工

上班清闲,电脑小白,能用鼠标解决的问题从来不敲键盘

不知浏览器为何物,上网全靠hao123和收藏夹

习惯被推荐,不爱DIY

八点半上首页看新闻,热爱大字体

九点一刻打开自选股,宁愿一遍遍的重新输入也不愿注册账户

整天泡股吧,匿名发帖很happy ”

这些人才是真正的目标用户。而作为资深网虫的我们,只是少数派而已。因此惯有的“白领用户”思路在本站并不适用,必须要更换为更为低端的“大爷大妈”思路。邀请好友,MSN不再是首选方式,QQ才是我们的用户最常用的IM工具。能点击解决的操作绝不适用键盘,快捷键神马的都是浮云。所有的功能键都要直接展示出来,凡是默认不显示的东西点击率至少下降一半,包括看起来很炫的“鼠标悬停显示菜单”、标签切换、下拉菜单等等都将被大妈们无视。能不注册使用的就不要注册。cookies这种玩意压根就没必要让大妈们知道。提示语很重要,但是也别全指望它,没有几个人有耐心会认认真真看完大段的使用提示,因此更直白的表述操作按钮或链接,有助于大妈们更快上手。

再来说说真实需求。对于股民来说,什么是他们最本质最直接的需求?赚钱,当然是赚钱。一切功能和形式都是浮云,只要能帮助他切切实实的在股市获利,那就是最好的用户体验。一句玩笑话:直接告诉他明天什么股票涨停,比什么机构研报、资金流分析都来得实在!当然,证监会是肯定不允许咱们这么干的。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尽可能的接近满足这一需求,例如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参考、更强大的筛选功能、更准确即时的数据、更直观的分析结果等等。因此,尽管本站多年来的网页美工做的惨不忍睹,页面内容繁杂无比,但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页面虽然不美观,但该有的数据都有,更新速度也够快;内容虽然多,但是门户嘛,少了用户还不满意。某次改版,我们为了照顾大爷大妈们眼神不好,把字体调大了一号,结果还有相当一部分用户来电质问:为何要把字体调大?这样信息量岂不是减少了?!

综上,既是要做到“老妪能解”的产品设计的缘由。

再多说几句有用的废话:我的理解,优秀的用户体验有五大要素:1.稳定;2.快速;3.高效;4.易懂;5.惊喜

1.稳定

稳定可用是一切的基础。BOSS一直跟我强调的一点就是:性能永远是第一位的。再强大的功能,如果无法使用、经常丢数据、不时报错都是让用户无法忍受的。想当年,MSN一度取得了迅猛的增长,并且在白领用户群中占据了巨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呢?长期没有像样的更新(每次更新都是改改界面,至于功能方面的改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经常性的掉线、丢消息,连最基本的稳定连接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即时通讯”呢?结果就是在国内市场和QQ的差距越来越大,目前连旺旺都已经后来居上了。

延伸到东财来看,数据、信息的稳定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为直接关系到用户的资金情况,稳定的数据更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假如有一天,自选股的数据停了,客服的电话必然会被打爆。因此,新的产品设计、功能改进固然重要,但是必须在保证性能稳定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一切影响性能的构想都要毫不犹豫的扼杀掉。

2.快速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里说的快速包括网页响应的速度和数据更新的速度两个方面。

早前曾经看过一篇分析文章中提到,用户所能忍受的页面加载完成时间的极限是8秒,超过8秒还没能加载出来,90%的人就会选择直接关闭这个网页。因此,网页的加载速度是越快越好。如果页面内容却是很多也都很重要,可以有选择性的优先加载最重要的内容。例如一个股票的行情页面,flash分时图的加载必然是要花费一点时间的,这时候就可以设定让行情数据优先加载,而图片则通过显示Loading图标的样式来提示用户稍候——这里也有一个要点:对于无法快速加载的内容,如果能够给出正在加载的信息反馈,可以有效延缓用户愿意等待的时间

而对于分秒必争的股票交易来说,数据更新的速度也是用户永恒的追求。差一秒可能就是差了成千上万的真金白银啊!在同质化强烈的网页上,看新浪和看我们的网页,可能提供的信息量差别不会太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哪边的更新速度快,就能获得更多用户的青睐。

3.高效

这个词其实是个高度浓缩的词,很多方面都可以包含在这个词里面。包括页面程序运行的高效、操作流程的高效、信息获取的高效等等。宗旨都是让用户能够更加便捷的满足需求。尽量少的使用键盘,鼠标操作也同样越少越好。

程序运行的高效,可以让用户更快速的收到反馈,增加流畅感。如果一个按钮在点击之后要过三五秒钟才返回结果,或是发表了一篇帖子后半天没有出现在列表页,都会给用户带来挫败感,这种情况多来几次,用户就流失了。

而操作流程的高效,则可以让用户通过更为简便的操作,更为直接的达到目的。例如:同样是添加自选股这个操作,一种是输入股票名称后出现下拉菜单智能匹配结果,点击菜单项即可添加成功;另一种是点击菜单项后自动将名称转化为代码,再点击“添加”按钮方可添加成功。显然是第一种的效率更高。乔布斯的“三次点击”理论虽然有点极端,但是也体现了其追求操作流程高效的理念,值得推崇。

信息获取的高效,包括搜索、个性化推荐、相关信息的展示、自动更新等等都属于这一类。目的是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的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典型例子是股票行情页:通过搜索可以直达个股行情页、股吧及相关资讯。将分时图和K线图同时展示,用户无需再点击进行切换,而数据的自动更新也省去了用户反复刷新的操作,个股新闻、财务数据等相关信息的展示则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参考。另外,Twitter和微博的风靡也正是满足了这一要素——高效快速的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4.易懂

就是之前很流行的“Don’t make me think”。借用一位同事的语录:“要说人话”。这是知易行难的一点,包括流程的设计、交互细节的把控、文字的运用等等需要处处留心。举个反例:常常可以看到“密码不匹配”、“验证码不合法”、“添加用户信息缓存失败”这类生硬的操作提示语。这种句子估计一般的编辑都得稍微想想才能明白是什么意思,更何况五六十岁的大爷大妈呢?密码错误就直白的说“密码错误”,用户名错误就直接说“用户名不存在”,越通俗越易懂。

同样的,在流程设计方面,有的时候不能拘泥于“逻辑顺序”。将复杂的逻辑判断在后台执行掉,在前台只提供用户明确的结果和反馈即可。一个产品要做到“开门见山”、“一目了然”,无需查看“帮助”即能让用户快速上手,这就是成功的设计。

5.惊喜

这一点是属于高一层次的要求了。在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基础上,一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微小创新,给用户带来的愉悦感可以为产品建立良好的口碑。例如Symbian系统的一款Twitter客户端Gravity,在论坛上享有“神软”的称号。它的发推功能设计得就非常巧妙,在客户端主界面上没有按钮,你只需直接打字即可触发输入框。作为高端用户相信会对这种设计情有独钟并大加赞赏,建立口碑传播。

当然,这种设计确实非常优秀,不过可能不太适合我们网站的低端用户。对于大爷大妈们来说,这么做并不如放一个“发布”按钮来得直白明了,便于理解和上手。

因此,再重复一遍上文:用户体验,应该是针对你的目标用户的真实需求的满足程度。要了解你的用户,也要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才能踏踏实实的做好用户体验的改进。

出人意料,去年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沙哈尔。

在一周两次的“幸福课”上,本-沙哈尔没有大讲特讲怎么成功,而是深入浅出地教他的学生,如何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

本-沙哈尔自称是一个害羞、内向的人。“在哈佛,我第一次教授积极心理学课时,只有8个学生报名,其中,还有2人中途退课。第二次,我有近400名学生。到了第三次,当学生数目达到850人时,上课更多的是让我感到紧张和不安。特别是当学生的家长、爷爷奶奶和那些媒体的朋友们,开始出现在我课堂上的时侯。”

本-沙哈尔成了“哈佛红人”。校刊和《波士顿环球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积极心理学课在哈佛火爆的情景。

“幸福课”为何会在哈佛大受欢迎?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

“我曾不快乐了30年。”本-沙哈尔这样说自己。

他也是哈佛的毕业生,从本科读到博士。在哈佛,作为三名优秀生之一,他曾被派往剑桥进行交换学习。他还是个一流的运动员,在社团活动方面也很活跃。但这些并没有让他感到持久的幸福。他坦言,自己的内心并不快乐。

“最初,引起我对积极心理学兴趣的是我的经历。我开始意识到,内在的东西比外在的东西,对幸福感更重要。通过研究这门学科,我受益匪浅。我想把我所学的东西和别人一起分享,于是,我决定做一名教师。”

在本-沙哈尔第二次开设“幸福课”的2004年,哈佛校报上有一篇报道:《学校面临心理健康危机》,标题下的导语说:在过去的一年,绝大多数学生感到过沮丧和消沉。文章引述了一位学校舍区辅导员写给舍区主管的信。

“我快覆没了。”这位辅导员写道。在他分管的舍区内,有20个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一个学生因为严重焦虑而无法完成学期作业;另一个学生因为精神崩溃而错过三门考试……舍区主管把这封信转给了哈佛校长,并强调该舍区的问题并不是特例。

一位曾患严重焦虑和情绪紊乱的哈佛毕业生说:大多数哈佛学生还没意识到,即使那些表面看来很积极、很棒的学生,也很有可能正在被心理疾病折磨着,即使你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也未必意识到他有心理问题。

“在内心深处,我经常觉得自己会窒息或者死去。”这名学生说。她时常不明原由地哭泣,总要把自己关起来才能睡觉。她看过几个心理医生,试过6种药物,休学两个月,来应付自己的心理问题。”我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哈佛精神病患者。”她这样描述自己。

有个名叫玛丽亚的哈佛女生,在宿舍内自杀,年仅19岁。她的室友回忆说:就在自杀前一晚,玛丽亚和班里同学谈论天气时,还表现得十分开心的样子。“她看起来很好。她在听音乐,调子好像还很欢快。”

哈佛一项持续6个月的调查发现,学生正面临普遍的心理健康危机。调查称:过去的一年中,有80%的哈佛学生,至少有过一次感到非常沮丧、消沉。47%的学生,至少有过一次因为太沮丧而无法正常做事,10%的学生称他们曾经考虑过自杀……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这是令许多美国人深感困惑的问题。据统计,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 世纪60年代高出10倍,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从上世纪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而许多国家,也正在步美国后尘。1957年,英国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幸福,而到了2005年,只剩下36%。但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国民的平均收入却提高了3倍。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本-沙哈尔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人们衡量商业成就时,标准是钱。用钱去评估资产和债务、利润和亏损,所有与钱无关的都不会被考虑进去,金钱是最高的财富。但是我认为,人生与商业一样,也有盈利和亏损。具体地说,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长期的抑郁,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情感破产”。整个社会,也有可能面临这种问题,如果个体的问题不断增长,焦虑和压力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就正在走向幸福的“大萧条”。”

一项有关“幸福”的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3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而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活得更快乐、更充实。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

本-沙哈尔说:”我知道它是可行的,因为,它已深深地帮助了我。”

我们的很多课,都在教学生如何更好地思考、更好地阅读、更好地写作,可是为什么就不该有人教学生更好地生活呢?把艰深的积极心理学学术成果简约化、实用化,教学生懂得自我帮助,这是本-沙哈尔开设”幸福课”的初衷。

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让本-沙哈尔对幸福的理解,发生根本转变的起因,是他早年的一次重要经历。

16岁那年,在以色列长大的本-沙哈尔,获得了全国壁球赛的冠军。在长达5年的训练中,空虚感如影相伴,他一直觉得生命中缺少了什么。虽为此闷闷不乐,但他仍坚信:无论身体或心理都要坚强,才能最终取胜;而胜利,一定会带来充实感,也能让自己最终幸福。

终于,本-沙哈尔如愿以偿,夺冠后的他欣喜若狂,和家人、朋友举行了隆重的庆贺。那时,他对自己的理念更加深信不疑:成功可以带来快乐,过去所受的种种苦痛,都是值得的。

“可就在那天晚上,睡前我坐在床上,试着再回味一下无限的快感。可是突然间,那种胜利的感觉,那种梦想成真的喜悦,所有的快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的内心,忽然又变得很空虚,只有迷惘和恐惧。泪水涌出,不再是喜极而泣,而是伤心难过。在如此顺意的情况下,尚不能感到幸福的话,那我将到何处,去寻找我人生的幸福?”

他极力让自己镇定,并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神经过敏。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仍没有找回快乐;相反,内心的空虚感越来越重。慢慢地他发现:胜利,并没为他带来任何幸福,他所依赖的逻辑彻底被打破。“从那时起,我开始对一个问题非常着迷: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本-沙哈尔注意观察周围的人,谁看起来幸福,他就向谁请教。他读有关幸福的书,从亚里士多德到孔子,从古代哲学到现代心理学,从学术研究到自助书籍等等。最后他决定去大学主修哲学和心理学。

他的幸福观,逐渐清晰起来: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本-沙哈尔竟然从汉堡里,总结出了四种人生模式。

当年,为了准备重要赛事,除了苦练外,他须严格节制饮食。开赛前一个月,只能吃最瘦的肉类,全麦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他曾暗中发誓,一旦赛事完了,一定要大吃两天“垃圾食品”。比赛一结束,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自己喜爱的汉堡店,一口气买下4只汉堡。当他急不可待地撕开纸包,把汉堡放在嘴边的刹那,却停住了。因为他意识到,上个月,因为健康的饮食,自己体能充沛。如果享受了眼前汉堡的美味,很可能会后悔,并影响自己的健康。望着眼前的汉堡,他突然发现,它们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可以说,代表着四种不同的人生模式

  1. 第一种汉堡,就是他最先抓起的那只,口味诱人,但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是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也埋下未来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时享乐,出卖未来幸福的人生,即“享乐主义型”;
  2. 第二种汉堡,口味很差,里边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吃了可以使人日后更健康,但会吃得很痛苦。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他称之为“忙碌奔波型”;
  3. 第三种汉堡,是最糟糕的,既不美味,吃了还会影响日后的健康。与此相似的人,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对未来抱期许,是“虚无主义型”;
  4. 会不会还有一种汉堡,又好吃,又健康呢?那就是第四种“幸福型”汉堡。一个幸福的人,是即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可以获得更美满的未来。

不幸的是,据本-沙哈尔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属于“忙碌奔波型”。

人们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

本-沙哈尔经常讲“蒂姆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晃动着许多人熟悉的影子:

蒂姆小时候,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但自打上小学那天起,他忙碌奔波的人生就开始了。父母和老师总告诫他,上学的目的,就是取得好成绩,这样长大后,才能找到好工作。没人告诉他,学校,可以是个获得快乐的地方,学习,可以是件令人开心的事。因为害怕考试考不好,担心作文写错字,蒂姆背负着焦虑和压力。他天天盼望的,就是下课和放学。他的精神寄托就是每年的假期。

渐渐地,蒂姆接受了大人的价值观。虽然他不喜欢学校,但还是努力学习。成绩好时,父母和老师都夸他,同学们也羡慕他。到高中时,蒂姆已对此深信不疑:牺牲现在,是为了换取未来的幸福;没有痛苦,就不会有收获。当压力大到无法承受时,他安慰自己:一旦上了大学,一切就会变好。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蒂姆激动得落泪。他长长舒了一口气:现在,可以开心地生活了。但没过几天,那熟悉的焦虑又卷土重来。他担心在和大学同学的竞争中,自己不能取胜。如果不能打败他们,自己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

大学4年,蒂姆依旧奔忙着,极力为自己的履历表增光添彩。他成立学生社团、做义工,参加多种运动项目,小心翼翼地选修课程,但这一切完全不是出于兴趣,而是这些科目,可以保证他获得好成绩。

大四那年,蒂姆被一家著名的公司录用了。他又一次兴奋地告诉自己,这回终于可以享受生活了。可他很快就感觉到,这份每周需要工作84小时的高薪工作,充满压力。他又说服自己:没关系,这样干,今后的职位才会更稳固,才能更快地升职。当然,他也有开心的时刻,在加薪、拿到奖金或升职时。但这些满足感,很快就消退了。

经过多年的打拼,蒂姆成了公司合伙人。他曾多么渴望这一天。可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他却没觉得多快乐。蒂姆拥有了豪宅、名牌跑车。他的存款一辈子都用不完。

他被身边的人认定为成功的典型。朋友拿他当偶像,来教育自己的小孩。可是蒂姆呢,由于无法在盲目的追求中找到幸福,他干脆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眼下,用酗酒、吸毒来麻醉自己。他尽可能延长假期,在阳光下的海滩一呆就是几个钟头,享受着毫无目的的人生,再也不去担心明天的事。起初,他快活极了,但很快,他又感到了厌倦。

做“忙碌奔波型”并不快乐,做“享乐主义型”也不开心,因为找不到出路,蒂姆决定向命运投降,听天由命。但他的孩子们怎么办呢?他该引导他们过怎样的一种人生呢?蒂姆为此深感痛苦。

为什么当今社会有那么多”忙碌奔波型”的人呢?本-沙哈尔这样解释:因为人们常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

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是这样的:假如孩子成绩全优,家长就会给奖励;如果员工工作出色,老板就会发给奖金。人们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最后,导致终生的盲目追求

然而一旦目标达成后,人们常把放松的心情,解释为幸福。好像事情越难做,成功后的幸福感就越强。不可否认,这种解脱,让我们感到真实的快乐,但它绝不等同于”幸福”。它只是”幸福的假象”。

这就好比一个人头痛好了之后,他会为头不痛而高兴,这是由于这种喜悦,来自于痛苦的前因。”忙碌奔波型”的人,错误地认为成功就是幸福,坚信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就是幸福。因此,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

在本-沙哈尔看来,寻找真正能让自己快乐而有意义的目标,才是获得幸福的关键。

他们把物质与财富,放在了快乐和意义之上

在课堂上,本-沙哈尔不断地向听讲者发问:

我们可以不停地追问“为什么”,来反思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可以是大房子、升职或任何其他的目标。看看要问多少个“为什么”,才能落到“幸福”的追求上?问问自己,我做的事情,对我有意义吗?它们给我带来了乐趣吗?我的内心,是否鼓励我去做不同的尝试?是不是在提醒我,需要彻底改变目前的生活?

本-沙哈尔的哲学老师在他毕业时,给了他一点忠告:“生命很短暂,在选择道路前,先确定自己能做的事。其中,做那些你想做的。然后再细化,找出你真正想做的。最后,对于那些真正、真正想做的事,付诸行动。

本-沙哈尔也这样教他的学生,如何寻找能发挥自己优势和热情的工作。

用以下3个关键问题,先来问问自己:一,什么带给我意义?二,什么带给我快乐?三,我的优势是什么?并且要注意顺序。然后看一下答案,找出这其中的交集点,那个工作,就是最能使你感到幸福的工作了。

10多年前,本-沙哈尔遇到过一个年轻人。他是一名律师,在纽约一家知名公司上班,并即将成为合伙人。坐在他的高级公寓里,中央公园的美景一览无余。年轻人非常努力地工作,一周至少干60个小时。早上,他挣扎着起床,把自己拖到办公室,与客户和同事的会议、法律报告与合约事项,占据了他的每一天。当本-沙哈尔问他,在一个理想世界里还想做什么时,这名律师说,最想去一家画廊工作。

“难道说,现实世界里找不到画廊的工作吗?”年轻人说不是的。但如果在画廊工作,收入会少许多,生活水平也会下降。他虽对律师楼很反感,但觉得没其他选择。

因为被一个不喜欢的工作所捆绑,所以他每天并不开心。在美国,有50%的人对自己的工作不甚满意。但本-沙哈尔认为,这些人之所以不开心,并不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而是他们的决定,让他们不开心。因为他们把物质与财富,放在了快乐和意义之上。

“金钱和幸福,都是生存的必需品,并非互相排斥。”他说。

他进一步说,通常在越感兴趣的事情里,人就越能发挥自己的天赋,越能做得持久。人一旦有了热情,不但动机坚定,连做事效率也会提高。举例讲,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享受创造的愉悦,而这快乐的成果,还可以帮他取得好成绩,助其获得未来的幸福。在亲密关系中也一样,两个人共享着爱情的美好,并促进彼此的成长和发展。

许多研究表明,一个幸福的人,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都会很成功,包括婚姻、友谊、收入、工作表现以及健康。幸福与成功,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无论是工作上还是感情上的成功,可以带来幸福;而幸福本身,也能带来更多的成功。

本-沙哈尔总结出这样3种工作境界:赚钱谋生、事业、使命感。

如果只把工作当成任务和赚钱的手段,就没有任何的个人实现。这样每天去上班,只是必须而不是想去,他所期盼的,除了薪水,就是节假日了;把工作当事业的人,除了注重财富的积累外,还会关注事业的发展,如权力和声望等。他们会关心下一个升职的机会,期望从副教授到终身教授、从教师到校长、从职员到主管、从编辑到总编辑;假如,把工作当成使命,那工作本身就是目标了。薪水、职位固然重要,但他们工作,是因为他们想要做这份工作,动力源自内心。工作是一种恩典,而不是为人打工。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工作中自我实现,获得充实感。他们的目标,正是自我和谐的目标。

有一项研究,是针对医院清洁工的。一组人觉得自己的清洁工作很无聊,没啥意义;但另一组人,觉得很有意义,做得很投入。他们与护士、病人以及家属交谈,想办法让医院员工、病人舒适。他们看待工作的角度更高,并在其中找到了意义:我不仅仅是个倒垃圾和洗衣服的人,正是我的工作,让医院正常运转,帮助病人更快地康复。

就像第二组人,由于在日常工作中找到了使命感,因而从中也得到了更多的意义和快乐,他们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也不再是简单的金钱关系。有时候,人们并没有换工作,或改变工作环境,他们所做的,只是赋予了工作本身更多的意义,从中发现乐趣,因而也提升了幸福感。

可以想像,一个因为家长的压力而学法律的人,是无法在其中找到长久快乐的;相反,如果是基于对法律的热爱而成为律师的话,那他在维护公义的同时,也会觉得很幸福。

“一个在工作中找到意义与快乐的投资家,一个出于正确动机的商人,绝对要比一个心不在焉的和尚高尚和有意义得多。”本-沙哈尔笃定地说。

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事里找到意义。如创业、当义工、抚养子女、行医、甚至是打家具。重要的是,选择目标时,必须确定它符合自己的价值观、爱好,符合自己内心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标准,或是迎合他人的期待。“真我的呼唤”,就是使命感。

“那真是神奇的时刻。”本-沙哈尔用一段话,描述这种美妙的体验:我甚至形成了一种迷信,世上确实有看不见的力量在帮我。只要你追随自己的天赋和内心,你就会发现,生命的轨迹原已存在,正期待你的光临,你所经历的,正是你应拥有的生活。当你能够感觉到自己正行走在命运的轨道上,你会发现,周围的人,开始源源不断地带给你新的机会。

在追求有意义而又快乐的目标时,我们不再是消磨光阴,而是在让时间,闪闪发光。

我也有不快乐的时刻,因为我们是人

一天,在哈佛的食堂,有个学生走到本-沙哈尔面前,问他:你就是那个教人如何快活的老师吧。学生接着又说:你要小心,我的室友选了你的课,如果哪天我发现你并不快乐,我就要告诉他,别再上你的课。本-沙哈尔看着这个学生,笑着道:没关系,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我也有不快乐的时刻,因为我们是人。

“总有人问我,你能帮我消除痛苦吗?可是为什么要用这种态度来对待痛苦。痛苦,是我们的人生经验,会让我们从中学到很多。人生的成长和飞跃,经常发生在你觉得非常痛苦的时刻。”

漫漫人生,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悲伤的时刻,比如经历失败或失去,但我们依然可以活得幸福。事实上,期盼无时无刻的快乐,只会带来失望和不满,并最终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

一个幸福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但整体上,能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他经常被积极的情绪推动着,如欢乐和爱;很少被愤怒或内疚,这些负面情绪所控制。快乐是常态,而痛苦都是小插曲。

刚开始讲“幸福课”时,本-沙哈尔很想扮演一个无所不知、幽默的人,一个完美的导师,为此,他特地跑到喜剧演员培训班学习。但他不是那种能开激烈的玩笑,做夸张表演的人。无论怎么学,他也达不到想要的戏剧效果。

想让自己当一个完美的老师,他发现这样即害了自己,也害了学生。“每次都很紧张,怕被发现面具下真实的样子,结果把自己搞得很累。这样不仅害了我自己,也伤害了学生,等于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完人’典型,告诉学生走一条永远走不通、错误的路。打开自己,袒露真实的人性,会唤起学生真实的人性。在学生面前做一个自然的人,反而会更受尊重。”

本-沙哈尔希望他的学生,学会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拥有的独特性;要摆脱“完美主义”,要“学会失败”。

为了更好地记住”幸福课”的要点,本-沙哈尔还为学生简化出10条小贴士:

  1. 遵从你内心的热情。选择对你有意义并且能让你快乐的课,不要只是为了轻松地拿一个A而选课,或选你朋友上的课,或是别人认为你应该上的课。
  2. 多和朋友们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缠身,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你幸福感的信号,最有可能为你带来幸福。
  3. 学会失败。成功没有捷径,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也会经常失败。不要让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
  4. 接受自己全然为人。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纳这些,并把它们当成自然之事,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和伤感。然后问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
  5. 简化生活。更多并不总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你选了太多的课吗?参加了太多的活动吗?应求精而不在多。
  6. 有规律地锻炼。体育运动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周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钟,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 睡眠。虽然有时“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到9小时的睡眠是一笔非常棒的投资。这样,在醒着的时候,你会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也会更开心。
  8. 慷慨。现在,你的钱包里可能没有太多钱,你也没有太多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无法助人。给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两个面。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在间接地帮助他人。
  9. 勇敢。勇气并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仍依然向前。
  10. 表达感激。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它们都是你回味无穷的礼物。记录他人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请你把它们记下来。

2006年2月,哈佛出了件大事,校长萨默斯为自己的惊人之语“女人先天不如男”,付出了“下课”的代价。即将去职的萨默斯闷闷不乐,他的好友找到本-沙哈尔,讨要如何让校长快乐起来的秘笈,本-沙哈尔慷慨支招。

首先,他现在可能很烦乱、失落、难过,这些都属正常,因为他也是人。去大胆地经历他现在正经历着的任何事,并且自然地接受下来。

第二,建议萨默斯本人,阅读一下哈佛积极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尔波特的书,书中说:人类有非凡的克服令情绪失落事件的能力。事情并没有像他最初看起来的那么糟,即使是被逐出世界顶级大学的校长之位。

第三,他可以仔细反省一下作为哈佛校长的经历,回忆自己任期内的巅峰时刻,并用他所学到的东西,去寻找新的机会和用武之地。

假如上述办法仍不奏效的话,本-沙哈尔支了最后一招:我可以在我的课堂上,留下一个座位,校长先生可以旁听这门课并做相应的论文。

凡事都要讲究方法,工作亦如是。
最近的几大败笔:
1.什么事都揽在自己身上,结果什么事都做得不咋的。
2.对于领导交代的事,没有第一时间完成。还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在做。
3.事情做了不少,汇报做得不多。因此虽然实际上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但在领导看来,我还挺游手好闲。

得到的几点经验教训:

1.要善于分配工作。该利用团队帮助的时候,还是要合理利用。虽然有些事情交待给别人做,可能确实没有自己做的效果来得满意,但是一个人终归不可能做好所有的事情,因此越早把活分配出去,对自己越有利。在执行的过程中再保持沟通和交流,把自己的目的和要求传达清楚,在不断的磨合下,效率只会越来越高。

2.领导交待的事要置于最高优先级。因为领导通常都是唯结果论,在什么时间完成了哪些事情是他们想要看到的,至于过程多么曲折他们并不需要了解。因此,一定要让领导感觉到你很重视他安排的工作,而不能按自己的思路去做。领导认为重要的事,一定比你认为重要的事更加重要。不要轻易试图去修正领导的优先级安排。

3.“做了什么固然重要,但让别人知道你做了什么更重要。”换位思考一下,当自己给别人安排工作,别人只顾自己闷头干,做完了也不汇报,你会认为他把工作做得很好吗?产品设计的“易用性”原则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注意“反馈”。用户执行操作后要有成功或失败的提示反馈,这样用户才能知道程序是否响应了刚刚的操作,否则就会误认为程序死掉了或出错了。同样的,领导也需要你不断的向他反馈你的工作进展和成果,以此来评判你的工作成绩。没有反馈,就无法了解你的工作状态。

4.用户体验分析的方法也适用于日常工作中,把领导、同事都当成你的用户,多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就会更好的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加强沟通,多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有的放矢,才能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果。

最近做新项目的推广,自己有一些体会,领导也指出了一些不足,谨记之:

1.要抓住80%的用户,不要盲目追求高端。只有大众都能接受的,才是好的产品。产品的进入门槛要越低越好,注册能省则省,这样才能尽可能多的吸引用户。用户数是一切的基础,先确保用户总量,然后才有资格来谈内容质量。前期过多的自设门槛无疑于自宫。

2.推广的思路,要首先从新用户着手,而不是网站已有的存量用户。抛开平台效应若能成功,则在平台上的推广更加不在话下。

3.文字链推广,要单刀直入,最好不要通过软文。用户的耐心有限,直达目的所花的点击越少越好。每多一次点击用户就会多流失三到五成。正面例子:好123。它的成功就在于和收藏夹相比,减少了用户进入网站所需的点击次数,并且分类清晰,一目了然。反面例子在新浪首页看新闻,每每看到一条标题很吸引人,点进去却是专题页面。还要再点一到两次才能进入首页那条标题的正文,在用户看来不免会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一是容易造成反感,二是用户没有直接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可能就直接关闭页面走人了。新产品写篇介绍确实是能便于用户理解,但同时也延缓了用户抵达目的地的时间。要尽量减少使用。要介绍,也可以在目标页面再另外增加产品说明的链接,以降低用户跳出率。

4.性能,速度是第一位的,功能的增加不能以牺牲性能和速度为代价。重复一遍:用户的耐心是非常有限的,没有速度,妄谈用户体验。

5.新开窗口很重要。对于低端用户来说,浏览器的“后退”功能认知度并不高。因此大量用户的习惯是打开——关闭。如果使用进入式的跳转方式,会造成这部分用户找不回原有的页面,带来使用上的巨大不便。

6.百花齐放比造神更好。意见领袖固然好,但不要搞成个人崇拜。否则他一出问题,对网站影响极大。因此要造就一批活跃用户,平均推广权重。这样一方面可以营造繁荣的景象,另一方面,鸡蛋都在几个篮子里,风险低,也不容易受影响。

7.功能上不要露短。即便事实上不如别人,表面上也得毫不示弱。互联网产品的迁移成本非常之低,新用户在对网站不熟悉的时候,只能通过一些表面现象来评判网站的优劣。此时不可把自身数据、功能的缺陷表露出来。要时刻显示自己的内容多,更新快,人气旺。数字,时间的标识都是最简单有效造势的方法。“今日发帖量356924”的论坛,看上去就比“今日发贴245”的要红火得多。而慢慢一屏在10分钟内更新的帖子,也是显示网站人气旺的直接证明。自夸是一种必要的推广手段,“最权威,最专业”等词语要多用,对用户有心理暗示作用。

9.推广要有节奏感,不能太急。在尚未完善的情况下,推得越猛,对新用户的伤害越大。有可能几个bug就把人兴趣都浇灭了。几个流程操作不畅,或是经常性服务器宕机、报错,也会造成用户的直接流失。因此要循序渐进,逐步推广。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采用分级准入机制,在用户总数达到一定量的时候禁止再进入,优先保证老用户的访问正常。

10.直接的、硬性的推广都是会衰竭的,根本的办法还是要靠用户来拉用户。推广的内容,生命周期很有限,用户会很快失去新鲜感。要想持续的增长,还是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刺激用户分享的积极性,通过用户自发的邀请行为来扩大用户群,这样的推广才更有生命力。而怎样才能形成用户的滚雪球效应呢?这就回到了用户体验的根本问题:要能够满足目标用户真实需求。用内容吸引用户,用功能打动用户,用关系留住用户。口碑建立了,用户还会远吗?